铅(Pb)污染下丛枝菌根真菌对旱稻生长的影响
分享到:

[摘  要]:

[目的]研究土壤重金属 Pb污染下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对旱稻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 Pb 处理水平(0,300,600 mg/kg)下,接种 Glomus mosseae下旱稻(Oryzal Sativa L.)的生长效应。[结果]接种处理下,旱稻根系侵染率随着土壤 Pb含量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与未接种处理相比,接种处理显著提高300 mg/kg Pb处理下旱稻生物量以及地下部分 Pb含量,却显著降低了地上部分 Pb含量,这与接种处理显著降低了 R/S值的结果一致(P<0.05);600 mg/kg Pb处理下,接种显著提高了地下部分生物量(P<0.05),却显著降低了旱稻地上部分以及地下部分 Pb含量(P<0.05),接种处理与未接种处理下 R/S值差异不明显。[结论]该研究表明在一定的土壤 Pb处理下接种 Glomus mosseae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 Pb对 Oryzal Sativa L.的毒害作用。

[主 词]:重金属; Pb; 丛枝菌根真菌; 旱稻
[作  者]:张旭红 [1] 杨文杰 [2] 王丽明 [1] 孙长坡 [3] 雷志轶 [1]
[作者所在单位]:北京城市学院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
[期  刊]:农业科学与技术 英文版
[年,卷(期)]:2013,(11)

同期文章

农业科学与技术 英文版

家庭牧场不同经营管理模式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植被特征的影响
[作  者]:闫瑞瑞 [1] 卫智军 [2] 杨桂霞 [1] 韩国栋 [2] 辛晓平 [1] 卢志红 [2] 斯琴毕力格 [3] 吴宏军 [4]
[]:家庭牧场|经营方式|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群落特征
[目的]探讨草甸草原家庭牧场最适的经营管理模式。[方法]在呼伦贝尔陈巴尔虎旗草甸草原区采用调查牧户和查阅资料的方式,确立了具有代表性的3对典型家庭牧场进行研究,其中选取3户家庭牧场作为实验户,条件相近的3户家庭牧场作为对照户。在家庭牧场实验户的管理实践中通过降低家庭牧场的载畜率、优化畜群结构及采取冬季舍饲等手段,探讨不同管理模式对家庭牧场草甸草原植被特征的影响。[结果]实验户和对照户季节动态呈现为单峰型曲线,家庭牧场经过优化管理后对退化草地的植被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等生产性能有着很大的提高和改善;围栏封育提高了草地的覆盖度、植被高度、密度和牧草产量;建群种羊草在群落中仍占有显著的优势地位,优化管理后的实验户羊草重要值高于对照户,寸草苔的重要值对照户显著高于实验户;优化管理后的实验户表现出了较高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结论]以家庭牧场为生产单元的牧区草地畜牧业实现可持续管理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农业科学与技术 英文版

樟子松松针石蜡切片制备
[作  者]:林清鹏 张林波 王健
[]:樟子松|松针|石蜡切片
[目的]以樟子松松针为材料,探索一套适合樟子松松针制备石蜡切片的条件。[方法]在传统植物石蜡切片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松针的结构特点,对固定、脱水、粘片、染色等环节进行了系列摸索。[结果]FAA固定剂配比中采用70%乙醇;粘片时材料置于40℃水浴锅中展开,用防脱载玻片捞取,置35℃烘箱24 h;松针切8μm厚度,染色条件为伊红5 min,苏木精1 min。[结论]获得的条件可强化固定和脱水效果,粘片操作简便,不易脱片,染色效果较好。

农业科学与技术 英文版

豹猫和金猫针毛红外光谱比较研究
[作  者]:郭海涛
[]:豹猫|金猫|毛发|傅立叶红外光谱
[目的]研究比较豹猫和金猫针毛红外光谱。[方法]使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对豹猫和金猫两种野生动物毛发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在豹猫和金猫针毛的中部红外图谱及其二阶导数谱均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如648 cm-1和654 cm-1波数处金猫出现明显 M 形双峰吸收峰,而豹猫没有;金猫的二阶导数谱在709~763 cm-1范围内以峰强较大的单峰为主,豹猫则以峰强较小的 M 形双峰为主,这均说明两种动物毛发的蛋白侧链的构成上则存在较大的差异。[结论]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可以应用于动物毛发的种间识别,在毛发的研究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农业科学与技术 英文版

早稻麻地膜垫盘育秧对机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作  者]:熊常财 涂修亮 汪红武 李景柱 汤涤洛 余安安 陈柳翠
[]:麻地膜|早稻机械育插秧|试验示范
[目的]研究早稻麻地膜垫盘育秧对机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示范对比了早稻机插育秧用麻地膜垫盘与不垫盘秧苗素质、机插漏蔸率、机插密度、成熟率及产量。并通过数据分析对垫膜与不垫膜育秧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对比。[结果]秧盘垫麻地膜比不垫麻地膜产量提高了11.9%,秧苗素质明显提高,易起苗,不易散,机插漏蔸率降低。[结论]该研究为麻地膜用于早稻垫盘机插育秧的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农业科学与技术 英文版

Pb2+/Cr3+污染对银叶真藓、小扭口藓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作  者]:汪琛颖
[]:银叶真藓|小扭口藓|Pb2+|Cr3+|重金属污染|叶绿素含量
[目的]研究 Pb2+/Cr3+浓度对银叶真藓和小扭口藓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以银叶真藓与小扭口藓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铅溶液或氯化铬溶液进行培养,研究它们在重金属铅、铬单一胁迫下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结果]同一 Pb2+浓度,除了在100 mg/L浓度外,其他浓度对于小扭口藓的影响均大于银叶真藓;在同一 Cr3+浓度,除了在10 mg/L这一浓度外,对于银叶真藓的影响均大于小扭口藓。不同浓度的 Pb2+、 Cr3+处理均导致银叶真藓及小扭口藓的总叶绿素含量较其空白对照组降低。小扭口藓对于 Pb2+污染的耐受力不及银叶真藓,而对于 Cr3+污染较银叶真藓大。[结论]基于对作为苔藓植物监测材料在量上及多毛分枝物点上的常规要求,可以选用小扭口藓作为郑州市区大气重金属污染监测指示物种。

农业科学与技术 英文版

低磷胁迫下大麦不同基因型磷高效特性的差异
[作  者]:杨涛 [1] 何金宝 [2] 曾亚文 [1] 普晓英 [1] 杨树明 [1] 杜娟 [1]
[]:低磷胁迫|大麦|磷高效|基因型|农艺性状
[目的]为了解二棱大麦和多棱大麦对磷高效的差异,以及不同性状磷高效的差异,探讨棱型和农艺性状与磷高效的关系。[方法]分别在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为1.32和36.6 mg/kg的条件下,对172个大麦品种其中国外大麦二棱的有79个,多棱22个,国内二棱58个,多棱13个进行磷高效相关性状的差异比较研究,调查株高,穗长,实粒数,秕粒数,主穗重,总穗重,总杆重,地上重,抽穗期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结果发现,除秕粒数,抽穗期为施肥>不施肥,其余性状都为施肥>不施肥。不施肥情况下株高,穗长,地上重,抽穗期差异大,而在施肥情况下实粒数,秕粒数,总杆重等性状差异大。二棱大麦中,除株高、实粒数是国内>国外,其余性状穗长,秕粒数,主穗重,总穗重,总杆重,地上重,抽穗期都是国外>国内;穗长和地上重两个性状在多棱和二棱大麦中是国外>国内;多棱大麦中,株高、秕粒数、总穗重、总杆重在不施肥情况下是国外>国内,在施肥情况下是国内>国外;多棱大麦中,实粒数、主穗重、抽穗期在不施肥情况下是国内>国外,在施肥情况下是国外>国内。[结论]抽穗期、实粒数、秕粒数、总杆重对磷高效更敏感,多棱大麦比二棱大麦对磷高效更敏感。

农业科学与技术 英文版

农村信用合作社治理模式研究
[作  者]:何频
[]:农村信用合作社|股份合作制|产权监督|治理模式
中国农民对合作金融有着强烈的需求,但目前仍存在法人治理机构不完善、产权监督缺失等问题。应利用股份合作制来解决农村信用社的治理模式问题,通过引入投资股、设置合理的股权结构;建立有效的产权监督机制,强化农村信用社的信息披露,努力把农村信用合作社办成产权明晰、经营有特色的现代金融企业。

农业科学与技术 英文版

水稻SSR-PCR的反应体系优化及 RIL亲本间多态性引物筛选
[作  者]:程江 郑常祥
[]:水稻|SSR|体系优化|引物筛选
[目的]为比较三组概率分析法和传统 QTL定位法,建立高效稳定的 SSR扩增技术体系,筛选出在双亲间具有多态性的引物。[方法]本研究利用水稻Ⅱ-32B和特青两个亲本对605对均匀分布于12条染色体的 SSR引物的扩增情况进行了初步筛选,并研究了其扩增多态性和最优 SSR-PCR反应体系[结果]结果表明:适宜水稻的 SSR-PCR反应体系(10μl)为10×Buffer 2μl,Mg2+终浓度2.0 mmol/L, dNTP 终浓度0.5 mmol/L,引物终浓度1.0μmol/L,DNA模板1μl,Taq DNA聚合酶0.15 U。从分布于全基因组的 SSR引物中筛选出142对在双亲间具有多态性的引物。[结论]为完成后续的QTL定位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农业科学与技术 英文版

金荞麦提取物体外抗菌活性及制剂对鸡支原体感染疗效
[作  者]:史秋梅 高桂生 张艳英 高光平
[]:金荞麦|提取物|抗菌活性|支原体感染
[目的]检测金荞麦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并研究其制剂对鸡支原体感染的疗效。[方法]通过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确定金荞麦根水提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同时采用人工接种鸡毒支原体培养物的方法诱发鸡支原体感染,测定金荞麦根口服液对鸡支原体感染的疗效。[结果]金荞麦根水提物对铜绿假单胞杆菌、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对沙门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金荞麦口服液按0.5%~1.0%剂量饮水给药,连用5 d,对鸡毒支原体感染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该研究为金荞麦抗菌活性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农业科学与技术 英文版

土壤无限制水分区间的修正研究
[作  者]:迟春明
[]:田间持水量|通气临界点|水势临界点|机械阻力临界点
[目的]研究和修正土壤的无限制水分区间。[方法]取土壤总水势为-0.3 MPa时的含水量或土壤机械阻力为0.85 MPa时的含水量作为 NLWR的下限,代替原有的是永久萎蔫点或土壤机械阻力为2.0 MPa时的含水量。用上限的最小值减去下限的最大值,即可计算出NLWR。[结果]与原有的 NLWR或土壤最小限制水分区间相比,修正后的 NLWR更具有现实意义。当 Db>Db-thr时,土壤物理性质对作物产生阻碍作用,需进行土壤改良,当 Db<Db-thr时,只要土壤含水量处于 NLWR之内,土壤物理性质对作物生长无影响,此时 NLWR可以作为农田水分灌溉管理的依据。[结论]该研究为土壤物理质量演变规律与调控机制、土壤物理质量与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关系、土壤水-肥-盐管理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与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