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文章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构筑三位一体的大学生自杀预防体系
- [作 者]:闫守轩 王亚静
- [主 题 词]:自杀预防|心理咨询|生命教育|风险社会
-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自杀问题,理论与实践界进行了积极探索。心理咨询致力于矫正、治疗可能导致自杀行为的心理问题,生命教育以珍爱生命、提升生命品质为宗旨,在预防大学生自杀中彰显出独特优势和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各有其局限与难为之困境。大学生自杀之根源与对其施以制约和影响的社会情境密不可分。在心理咨询、生命教育预防基础上拓展与深化,增强大学生在风险社会中的平等体验与积极的自我建构,是有效预防大学生自杀的"治本"之举。为此,政府和社会应促进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推进大学生公平就业,完善与改进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大学生要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提升体悟生命的内在教养,追寻"自我同一性"。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论约瑟夫·海勒小说《最后一幕》的叙事策略
- [作 者]:蔡殿梅
- [主 题 词]:《最后一幕》|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语言|黑色幽默
- 《最后一幕》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后现代主义作家约瑟夫·海勒继后现代主义经典《第二十二条军规》之后的续集。如果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以黑色幽默的形式揭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资本主义统治集团的腐败与荒谬,那么作为续集的《最后一幕》更以幽默诙谐的后现代主义叙事艺术形式,揭示了荒诞病态的美国现实世界,并且直接表现出"第二十二条军规"在90年代的美国社会更加肆无忌惮,疯狂肆虐,最终会使人类走向灭亡。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语言和黑色幽默等方面探讨《最后一幕》独特的后现代主义叙事策略以及作品蕴涵的对当代美国"混乱""荒诞"病态现实的嘲讽,有着重要意义。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城镇化的土地资源配置与优化
- [作 者]:关伟 周忻桐
- [主 题 词]: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城镇化|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 城镇化是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城镇化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两者之间存在良性的互动关系。在大连全域城市化战略的大背景下,分析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在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花园口经济区在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即确保发展规划的编制与宏观上位规划的协调一致性,及时调整和完善现有规划;探索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方式,加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土地制度的创新,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的创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网络语言之发展阶段:从符号、数字、字母到文化词
- [作 者]:李丛 刘莎
- [主 题 词]:网络语言|背景|发展|特点
- 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需要研究网络语言的发展阶段、繁荣背景以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网络语言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完成了意义和功能的转型。在初始阶段以符号、数字和字母为主流,有追求时效、娱乐性强的特点;在发展阶段以谐音词和旧词新义为主流,有追求生动形象、修辞性强的特点;在成熟阶段出现了寓意深刻的网络文化词,有象征性、舆论性强的特点。从意义方面来看,网络语言从专注于网络生活转向聚焦民生。从功能方面来看,由创新语言向传播语言转变,其交际功能和娱乐功能弱化,而诉求功能和舆论功能增强。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历史演进
- [作 者]:沈传亮
- [主 题 词]:对外开放战略|“引进来”|“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互利共赢
- 在30多年的对外开放历程中,中国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性转折。在这个曲折起伏的进程中,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历史演进:第一阶段是实施"引进来"为主战略的阶段(1978—1996),第二阶段是以"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实施阶段(1997—2006),第三阶段是实施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阶段(2007年至今)。这三个阶段的战略并不是前后替代的关系,而是步步推进、逐步深化的关系。对外开放战略的递进式演进符合中国对外开放的实际变化,因应了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国家治理转型的实际,推动了中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也积累了宝贵经验。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略论罗尔德·达尔作品的翻译与研究——以小说《品酒“大师”》为例
- [作 者]:单畅
- [主 题 词]:罗尔德·达尔|《品酒“大师”》|短篇小说|蛛丝马迹
- 20世纪英国作家罗尔德·达尔的作品充满奇思妙想,人物刻画细腻入微。《品酒"大师"》这部作品充满荒谬、贪婪、邪恶、虚伪,人物大都在"机关用尽"之际,不小心就"栽了跟头",或者在"聪明绝顶"之时,反被"聪明"所误。很多蛛丝马迹,如一张张隐形的手,将品酒"大师"贪婪的面纱层层剥离,露出本来面目。具体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对葡萄酒的看法;二是叙述者"我"的交代;三是参赌前的欲擒故纵行为;四是对葡萄酒喝前存放位置的揭示;五是面部表情的描述;六是要求增加赌注的行为。小说的最后,一直处于模糊状态的"女仆",一下子清楚地站到了显眼的位置,一语惊人,令品酒"大师"的种种"蛛丝马迹"清晰再现,展示了罗尔德·达尔作品迷人的魅力。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法律信用论纲——法治实效的理念保障
- [作 者]:顾瑞
- [主 题 词]:法治构成|法律信用|法治实效
- 法律具有在社会主体间价值共识与认同基础上的社会信用性。法律信用既是法治运行系统中客观存在的基本要素,又是社会主体应当具备的一种主观心态与文化素质。法律信用在法治系统构成中占据基础性与决定性地位。考察与把握法律的社会信用性,有助于充分认识法的运行的内在结构,养成法律权威与法律信仰的法治观念,自觉进行法治实践活动,遵循法治的基本要求,在理念层次上保障法治实效的真正实现,促进社会生活和谐稳定与发展进步。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论王充与王符文风之不同
- [作 者]:李晓敏
- [主 题 词]:王充|王符|文风|气势|繁简
- 王充和王符作为东汉前中期代表性的散文作家,在文章风格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为:王充文章气势雄健,王符文章则显得阐缓;王充文章论述详尽,因此显得繁复,王符则注重剪裁,论述时例证繁简适当;王充文章散句为主体,偶有骈句;王符文章则骈句较多出现,骈俪化程度明显加强。王充和王符文风之不同,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王充创作意图在于批判现实中的"虚妄"之言;而王符则更注重文章的经世致用,以此来警醒当世统治者。二是王充性格充满豪侠之气,表现得自信张扬;而王符则带有孤傲之气,表现得含蓄内敛。三是两人所处不同时代造就了不同的士风和文风,这些都影响到两人的散文创作。于此,亦可见东汉前中期散文嬗变之迹。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辽宁国际旅游市场时空动态分析及发展研究
- [作 者]:李悦铮 徐喆 江海旭
- [主 题 词]:辽宁省|国际旅游市场|时空动态变化|预测
- 辽宁是东北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中国北方旅游大省,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外向度逐步提高,各地市接待的国际游客日渐增多,市场不断开拓,旅游品牌形象逐年提升。但随着我国各地竞相发展旅游态势的持续高涨及旅游产业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辽宁国际旅游开拓及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辽宁国际旅游市场发展需要在把握国际旅游客源市场时空动态演变规律的基础上,从多元化的角度促进国际旅游市场开拓及国际旅游产品开发,注重加快国际客流的合理流动与分布,以提高国际旅游市场竞争力,为辽宁国际旅游培育更为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