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文章
扬州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动植物主要病害单克隆抗体试剂研究”通过部级验收
- [作 者]:鄢碧鹏
- [主 题 词]:单克隆抗体试剂|主要病害|单抗|动植物|伪狂犬病病毒|大肠埃希氏菌|弓形虫|植物病害|验收|粘附素
- 由我院主持的生06-01专题“动植物主要病害单克隆抗体试剂研究”于1990年11月12日在我院通过农业部组织的验收。由10个单位参加的该项专题研究,分别研制出7种动物病害单抗和3种植物病害单抗,它们分别是大肠埃希氏菌粘附素单抗、猪密螺旋体单抗、伪狂犬病病毒单抗、弓形虫单抗、雏鸭肝炎病病毒单抗、
扬州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瓦勃呼吸计操作方法的改进
- [作 者]:郭敏亮
- [主 题 词]:计算方法|呼吸计|贮液器|三通阀|化学反应过程|微生物代谢|标准状态|气体|测压计|动反应
- 瓦勃呼吸计是一种广泛用于检测组织、微生物代谢以及化学反应过程中气体变化的微量测压计。现对此计算方法作如下简介。反应未开始时打开三通阀,压紧Brodic液贮液器,使u型管两上侧
扬州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从向日葵花盘中提取天然果胶的研究
- [作 者]:眭爱华
- [主 题 词]:向日葵花盘|果胶|实验比较|提取|粉碎机|工艺方案|废弃物|农产品|原料|干重
- 向日葵花盘是农产品废弃物,含有丰富的果胶(高达干重的25%)。1988年起,笔者对从向日葵花盘中提取果胶工艺进行研究,并在实验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最佳的提胶工艺方案。 1 原料东北的去籽向日葵花盘。 2 粉碎用粉碎机将干向日葵花盘破碎成 2~3mm的碎粒。
扬州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我国首例细胞核移植家兔诞生
- [作 者]:金鑫
- [主 题 词]:细胞核移植|家兔|优秀个体|胚胎移植|博士研究生|重大进展|细胞期|研究系|江苏省|农科院
- 1991年3月11日,我国首例由细胞核移植发育而成的一窝3只健康他兔在江苏省农科院诞生。这标志着我国细胞核移研究的重大进展。此项研究系该院博士研究生王斌在导师范必勤教授指导下完成的。
扬州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气垫式瘤胃瘘管
- [作 者]:孙镇平 韩正康
- [主 题 词]:气垫式|管筒|粘合剂|摩托车|自行车内胎|瘤胃内容物|胶圈|瘤胃瘘管|气嘴|充气
- 气垫式瘤胃瘘管主要由管铜和充气软胶圈构成的气垫所组成。利用市售水槽落水头作为管筒;选用适宜型号摩托车内胎(如:牛,一般可用3.00—17型;羊,一般可用2.25—17型),取其一段使两截而轴向重叠约1cm,用801强力粘合剂粘合制成软胶圈气垫。在气垫侧面按装气嘴(自行车内胎气嘴),将制成的软胶圈套在管筒螺纹部。
扬州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扬麦5号在不同播期和基本苗下的经济性状及其相互关系分析
- [作 者]:孙进东 张彪 吕贵才 李德剑 娄金贵 张永江
- [主 题 词]:单株成穗|结实小穗|退化小穗
- 1987~1989年对扬麦5号在不同播期和基本苗下的单株成穗规律以及单株成穗数、小穗数、每穗粒数和干粒重等穗部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基本苗4~20万、播期10月9日~11月9日范围内,基本苗越少、播期越早、个体的潜力越大;表现在单株成穗多,结实小穗数增加,退化小穗数减少,小穗平均结实粒数增加,以及穗型大、粒重高。单株成穗数(x)与每穗粒数(y)的关系可用y=ax~b方程加以描述。每穗结实小穗数(x)与每穗粒数(y)的关系可用y=ax+bx~2方程加以描述。每穗退化小穗数(x)与每穗粒数(y)的关系可用y=ae~(bx)方程加以描述。
扬州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新型耕作栽培技术及其应用研究”通过省级鉴定
- [作 者]:鄢碧鹏
- [主 题 词]:应用研究|高产高效|耕作栽培技术|主要作物|农区|耕作制度|新型|栽培技术研究|生产条件|集约化
- 我院主持的江苏省“七五”重点攻关项目“新型耕作栽培技术及其应用研究”1990年12月28日在扬州江苏农学院通过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该项目分两大课题和12个子课题。两大课题是:1.不同农区集约化生产条件下的合理耕作制度的研究。2.稻麦主要作物简化、省力、节能、高产高效的新型栽培技术研究。两大课题共在我省淮北农区、
扬州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我院1990年通过鉴定的科研项目一览
- [作 者]:金鑫
- [主 题 词]:农业部|省科委|江苏省|科研项目|鉴定|水稻白叶枯病|应用研究|刘秀|单克隆抗体试剂|大肠埃希氏菌
扬州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同核异质粳稻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育的透射和扫描电镜观察
- [作 者]:秦泰辰 秦岩
- [主 题 词]:同核异质系|小孢子发生|败育
- 粳稻在小孢子收缩期,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小孢子形态结构类似。多数不育系的小孢子都得到发育,不同程度地充实有淀粉粒的花粉。同核异质的四种不育系单核大液泡期的小孢子出现呈同心圆状的复合膜状结构。与保持系明显不同。在野败型和野栽型不育系中,这种复合膜状结构比在BT型和滇型不育系中出现早且多。对成熟的花粉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保持系花粉粒圆球形,而不育系显示出不同程度不规则,镀缩的花粉粒,野败型和野栽型不育系出现明显凹陷的花粉粒,BT和滇型不育系中仍有部分圆型饱满的花粉粒。
扬州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席草纹枯病病原菌的研究
- [作 者]:王连荣 梁继农 陶金华 刘守云
- [主 题 词]:席草|纹枯病|立枯丝核菌
- 本文首次报道席草纹枯病的发生为害、症状特点、病原菌培养性状和生物学的某些特性。席草纹枯病的病原菌鉴定为立枯丝核菌(R.solani kuhn),菌丝融合群测定表明,以立枯丝核菌AG_(2-2)融合群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