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文章
保定学院学报
- 加快发展保定低碳产业的战略研究
- [作 者]:杨杰
- [主 题 词]:保定区域|低碳战略|产能结构|可持续发展|新能源产业
- 加快发展保定低碳产业,是"十二五"时期振兴保定,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结合近年来保定低碳产业的发展现状,从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低碳技术相对落后、能源消费结构不适、发展资源比较分散等方面探讨了保定低碳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内外低碳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加快发展保定低碳产业的对策: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产业支撑体系;发展低碳技术,有效控制碳排放;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整合发展资源,减少浪费现象等。
保定学院学报
- 汉代侵犯皇权专制统治罪名考析
- [作 者]:冯红
- [主 题 词]:汉代|刑法|皇权|侵犯皇权专制统治罪|“不道”罪
- 侵犯皇权专制统治罪是危害皇帝人身、颠覆政权、破坏统治秩序的严重犯罪,是历代刑律处罚最重的一类犯罪。汉代中涉及侵犯皇权之罪包括:执左道,欺君罔上;诽谤、妖言;狡猾;大逆;失人臣之礼;惑众罪;官吏的失职犯罪。重罚侵犯皇权专制统治罪除了镇压反叛之外,还是统治阶级内部排除异己的政治斗争工具。
保定学院学报
- 从唐诗看中晚唐藩镇割据下的河北社会文化状况
- [作 者]:马吉照 李国亮
- [主 题 词]:藩镇|唐诗|中晚唐时期|河北社会文化|胡化
- 唐诗所反映出的河北地区与唐中央的交流、诗人往还河北及在河北的活动、围绕藩镇的诗歌创作活动等内容说明,藩镇割据使河北文化遭受重创,明显退步和一定程度的"胡化"是客观存在的,但唐后期河北社会文化的主体仍是处于退步、萧条期的汉文化,并且在与游牧民族文化的融合中逐渐实现着对游牧文化的同化,所谓唐后期"河北社会全然胡化"的论断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保定学院学报
- 宋代大理寺诸职能论析
- [作 者]:田志光
- [主 题 词]:宋代|大理寺|审判机构|立法职能|监督职能
- 大理寺作为宋朝中央最高审判机构,在宋代的司法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宋代大理寺除了最主要的审判职能外,还有诸多其他的法治职能,诸如立法职能、监督职能、考选法官职能、监狱管理职能以及大理寺官员奉命临时办理(差遣)事务,承担着与宋代法制建设相关的其他任务,为进一步完善宋朝法治环境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保定学院学报
- 宋代大辟研究——从宋代死刑的执行率角度考察
- [作 者]:杨高凡
- [主 题 词]:宋代|大辟|死刑|仁政思想|执行率
- 宋代每年判决的大辟案件较多,但最后实施真刑的比例大约只占十分之一,其原因在于宋朝君臣尊崇儒家仁政思想、受"无讼"思想的长期影响、死刑复核制度健全、频繁赦宥天下。死刑案件执行率低是宋代推行仁政、法制健全的表现,但死刑执行率低,容易导致缺乏权威性和威慑力。
保定学院学报
- 北宋华池寨与华池镇关系再考——兼论华池寨北宋以降的流变
- [作 者]:崔玉谦
- [主 题 词]:北宋|西夏|华池寨|华池镇|明清市镇
- 华池寨是北宋西北缘边堡寨中地位特殊的一座堡寨,与此同时,华池寨紧邻同名的一座市镇——华池镇;关于华池寨与华池镇的关系,相关研究已有初步进展,但仍需作进一步补考,新材料证明了北宋后期华池镇通管华池寨这一特殊模式的存在。关于华池寨的流变问题,尚未有学者研究,相关史料显示,华池寨自北宋之后功能再次发生变动,北宋时期的华池寨至明清时期发展为华池镇,北宋时期的华池镇(库多汗古城)则再次废弃,自北宋至清代前期,华池寨经历了由华池县到华池镇再到华池寨最终又成为华池镇的变迁过程,华池寨完成了由宋夏缘边堡寨向明清市镇的转变过程。
保定学院学报
- 对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 [作 者]:姜世健
- [主 题 词]:大学生|人文素质|文化资本|大学教育|人文精神
-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实证研究发现:在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上,大学生都比较缺乏;不同学科、年级、层次的学生之间的人文素质差异不是很明显,不同性别学生在人际交往和道德行为方面却存在一定的差异。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文知识方面,其对人文精神方面的影响总体来说并不显著;大学教育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积极影响较大。要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高校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影响,作出更大的努力。
保定学院学报
- 以高校人才集聚效应助推冀中南经济区快速发展
- [作 者]:赵向阁 杨佩
- [主 题 词]:冀中南经济区|高校|人才集聚效应|区域经济|产学研合作|高校毕业生
- 河北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建设冀中南经济区,以带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打造河北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冀中南四市地理上紧密联系,经济发展模式相近,经济生产总值具有一定规模,更有便捷的交通使其连为一体。但是,冀中南作为一个经济区域来说,从生产力优化配置、发展特色产业、发挥资源优势以及对人才尤其是高校人才的利用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通过对国内外高校人才集聚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的研究,针对冀中南的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如何有效利用高校人才集聚效应助推其发展的对策。
保定学院学报
- 古典为今用,贯通文史哲——论中国古典诗词教学方法之革新
- [作 者]:李新 张寒
- [主 题 词]:古典诗词|教学方法|中国古代文学史|传统文化|高校
-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中的古典诗词教学方法革新,须立足教学实践,强调教学主体在课堂讲授过程中的引导效应,突破"思想+艺术"的纯文学作品解读窠臼,而代之以文学本位、史学思维、文化学视角相结合之贯通文史哲的学科交互法,并且与当前社会现实密切联系,以其"接地气"之优势,可使从中所得出的教研理论现实、客观,具有应用价值及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