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红外和热导检测法测定钌粉和钌靶中氧、氮含量
分享到:

[摘  要]:

建立了钌粉和钌靶中氧、氮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了样品前处理、仪器条件、助熔剂选择、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等。以锡-碳作助熔剂,在选定条件下,采用脉冲红外和热导检测法,测定50×10-6氧时RSD10%,测定40×10-6氮时RSD25%;加标回收率:氧100%~102%,氮91%~101%。测定范围:氧0.002%~0.4%,氮0.0001%~0.02%。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和准确度满足质量控制要求。

[主 词]:分析化学; 钌粉; 钌靶; ; 氮含量
[作  者]:刘伟 刘文 韩守礼 贺小塘 谭志龙 方卫 王应进 杨晓滔 甘建壮 唐发静
[作者所在单位]:贵研资源(易门)有限公司 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  刊]:贵金属
[I S S N]:10040676
[年,卷(期)]:2013,(4)

同期文章

贵金属

一种特殊的铂族金属潜在资源—核废料中的“裂变假铂-FPs”
[作  者]:刘时杰
[]:核能发电|乏燃料|铂族金属|裂变假铂|综合利用
铂族金属除矿产资源和二次资源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潜在资源,即核电站"乏燃料"中的"裂变假铂(FPs)"—Ru、Rh、Pd。简要介绍了核电发展及"乏燃料"的后处理现状。综合利用FPs的探索研究情况。探讨了综合利用研究中的相关技术问题。

贵金属

难处理金矿非氰提金方法研究现状
[作  者]:涂博 张亚辉 尤大海 黄俊玮
[]:有色金属冶金|难处理金矿|浸出|非氰方法
简要叙述了难处理金矿资源现状,分别介绍了硫脲法、硫代硫酸盐法、卤素法、石硫合剂法等非氰提金方法的浸出机理及国内外最新研究状况,综合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指出其今后发展方向。

贵金属

《贵金属》(Precious Metals)期刊简介
[]:贵金属|中国科技期刊|金属研究所|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文核心期刊|影响因子|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研究成果|作者简介
《贵金属》季刊创刊于1980年,为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和昆明贵金属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其学风严谨,视野远阔,是中国乃至全球唯一的全面报道贵金属八个元素科技研究成果的学术刊物。《贵金属》期刊主要报道内容包括贵金属(Pt、

贵金属

《贵金属》2013年目录
[]:贵金属|性能研究|火焰原子吸收|表征|实验研究|研究进展|制备技术|研究现状|复合材料|抗肿瘤活性

贵金属

卡铂在多壁碳纳米管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的研究
[作  者]:叶丽清 普绍平 放茂良 高云涛 贝玉祥 闫莉莉
[]:分析化学|卡铂|多壁碳纳米管|电极|电化学行为|伏安法
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卡铂在多壁碳纳米管玻碳电极(MWCNTs/GCE)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建立了卡铂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卡铂在多壁碳纳米管玻碳电极上有一对氧化还原峰,氧化峰电位Epa与还原峰电位Epc分别为0.73 V、0.26 V,峰电位之差为?E=0.47 V,Ipa/Ipc=1.57。在优化条件下,卡铂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0.22~0.67 mmol/L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42),检出限为0.2 mmol/L。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用于卡铂含量的直接测定。

贵金属

铂银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作  者]:赵君辙 尹俊美 申丽琴 杨丽娟 万吉高 武海军
[]:金属材料|弹性材料|铂银合金|悬丝|有序转变
铂银合金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弹性材料,Pt-25Ag合金窄薄带作为某型号悬丝支承加速度计的悬丝材料,由于Pt-25Ag合金加工极其困难、性能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加速度计的质量和供货进度。为解决Pt-25Ag合金加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水冷铜模、定向凝固、特殊凝固法3种方法制备的Pt-25Ag铸锭组织,用特殊凝固方法能够解决Pt-25Ag合金加工困难的技术难题,实现Pt-25Ag窄薄带悬丝材料的稳定批量生产,满足型号使用要求。

贵金属

铅试金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树脂中钯
[作  者]:王芳 陈小兰 林海山 李小玲 肖红新
[]:分析化学|铅试金|原子吸收光谱法|
通过铅试金富集树脂中的钯并用银作钯灰吹保护,得到的银钯合粒用王水溶解,在5%的盐酸介质中,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钯,该法测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3%,加标回收率在99.04%~100.10%之间。

贵金属

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AgSnO2电接触材料
[作  者]:熊庆丰; 王松; 谢明; 陈永泰; 张吉明; 王塞北
[]:金属材料|Ag|10%SnO2电接触材料|放电等离子烧结|微观结构|烧结过程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了Ag-10%SnO2电接触材料。对材料的微观结构,断口形貌,电弧侵蚀表面形貌和烧结过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Ag.10%SnO2电接触材料的SPS过程由3个基本阶段构成。在SPS过程中,颗粒的形状和尺寸随晶界的形成而发生变化。所得材料显微组织显示,SnO2颗粒弥散分布于Ag基体中,无颗粒聚集现象。SPS技术烧结的Ag-10%SnO2材料由于晶粒细小而具有较高的强度与较好的塑性。在800℃/5min的烧结条件下,材料的拉伸断口形貌出现较多大而深的韧窝,韧窝中包含氧化物颗粒。Ag-10%SnO2电接触材料的断裂模式为微孔缩聚塑性断裂。材料的电弧侵蚀表面显示出大量的浆糊状凝固物和气泡。

贵金属

《贵金属》约稿简则
[作  者]:
[]:《贵金属》|期刊|编辑部|作者|约稿简则
(1)来稿应主题突出,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可靠,推理严密,层次清楚,数据准确。每篇文章8000宁以内。来稿署名无误,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