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文章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 永顺县老司城古树名木资源及其保护和利用
- [作 者]:刘克明; 付达夫; 旷仁平; 张铁平; 彭令; 易任远; 蔡秀珍; 丛义艳
- [主 题 词]:永顺县老司城|古树名木|资源|保护|利用
- 湖南省永顺县老司城遗址区域具有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为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对老司城区域的古树名木进行了调查。以野外调查成果为基础,概述了老司城区域古树名木的种类、数量、分布、年龄、树木的维度及健康状况等,分析和讨论了老司城区域古树名木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生存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老司城实际,对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出了若干建议。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 岳麓山风景区野生观赏植物调查与园林应用
- [作 者]:黄琰; 周湘红
- [主 题 词]:岳麓山|野生观赏植物|调查|园林应用
-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确认岳麓山风景区内有野生观赏植物78科、148种。依据植物生活型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用途,将岳麓山风景区内野生观赏植物划分为5类,即观赏乔木26科、38种;观赏灌木23科、39种;蔓藤类11科、29种;观赏花卉26科、37种;水生草本5科、5种。阐述了它们的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并对本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园林应用进行了探讨。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 西藏森林资源特点与林业发展思考
- [作 者]:贺东北; 柯善新; 陈振雄; 杨宁; 周学武
- [主 题 词]:西藏|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 根据西藏自治区第二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系统分析了西藏森林资源特点,客观评价了西藏林业发展状况,提出了西藏林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对于促进西藏现代林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 广东省湿地公园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
- [作 者]:张春霞; 陈鹏飞; 胡喻华
- [主 题 词]:广东省|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发展条件|发展策略
- 广东省湿地类型多样,湿地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湿地公园的良好条件,随着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的开展,湿地公园建设成为生态建设的一个主要切入点,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对广东省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发展条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广东省湿地公园的发展策略。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 海南桉树立木材积模型研建
- [作 者]:冯强; 方良
- [主 题 词]:海南省|桉树|材积模型
- 通过典型抽样方法调查了海南省10个县(市)的桉树样本,以山本材积式作为基本模型,对可变参数的动态模型进行了模型研建;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与模拟;通过对各指标的比较分析,均具有较高的复相关系数、较小的标准误差和稳定的模型参数,拟合结果良好,模型精度高,适用性强。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 湖南省森林保险问题分析及对策
- [作 者]:蒋冬冬
- [主 题 词]:森林保险|经济保障|现状|对策
- 目前在林业生产中对森林保险的认识不深刻,对其理论研究还不完善,湖南省在森林保险方面还未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的理论实施方法,适应于森林保险相关政策的支持也不够完善,针对目前湖南省森林保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为湖南省制定森林保险相关政策提出可行性对策。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 厚朴优良无性系选择技术
- [作 者]:田拥军; 刘剑飞; 吴湘
- [主 题 词]:厚朴|无性系|选择
- 随着经济的发展,需求量不断增加,厚朴野生资源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转,亟须人工培育,满足市场要求。通过从1年生实生苗中选择出的超级苗,用磗插方式培育出无性系苗木进行表现型测定,初步选择出了16个厚朴优良无性系,它们的1年生苗高比对照苗木平均高出27%。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 基于大样地双重抽样方法的广东省森林资源监测研究
- [作 者]:陈振雄; 熊智平; 曾伟生; 薛春泉; 胡觉
- [主 题 词]:森林资源|大样地|双重抽样|一类清查|遥感调查|地面调查|广东省
- 以广东省森林资源清查为例,采用大样地双重抽样调查方法开展森林资源监测研究,探索森林资源监测的新途径与协同不同森林资源数据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大样地双重抽样调查方法产出的广东省林地、森林、有林地和乔木林等主要森林资源数据具有较强的可靠性,抽样精度均达95%以上,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森林资源监测方法;该方法相比一类清查,调查样地数量大为减少,抗人为干扰能力增强,提高了遥感数据的应用效率和资源变化的动态监测能力,不失为森林资源年度监测的新方法。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 湖南龙华山森林公园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 [作 者]:魏甫; 拉巴穷达; 黄峥
- [主 题 词]:龙华山|地理成分|区系
- 龙华山森林公园位于罗霄山脉和南岭山脉的交汇地带,植物种类丰富,有种子植物162科、697属、1288种。其中,裸子植物8科、12属、13种;被子植物154科、685属、1275种(其中双子叶植物131科、542属、1035种;单子叶植物23科、143属、240种)。研究表明,区系成分具有强烈的温带向热带亚热带的过渡性质,其地理成分分析结果与其所处地理位置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