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詞調句拍與詞調體式
分享到:

[摘  要]:

唐宋詞調的每一詞調都有較固定句拍,每句有較固定字數,其句拍、字數依音樂之拍句、樂音而定,通常爲二字至八字句拍,詞調中並没有超過九字以上的句拍.日存唐樂譜《掌中要録》所記舞拍中多有與唐宋詞調句拍相近、相合者,非常值得深入研究,而明代宮廷樂譜《魏氏樂譜》中樂曲的句拍與歌詞的句拍包括折腰句法更爲高度一致,實爲唐宋詞調句拍最豐富的樂譜實證.分析詞調句拍,文意固然重要,但由於倚聲填詞,詞調句拍有限,詞人文意無窮,不能人爲地因句意變化而無原則地析分詞調體式,使「又一體」層出不窮,同時亦不能因爲詞人創作確實已經發生變化,而以韻斷不以句斷混淆詞調應有之句拍.《詞律》、《詞譜》二書雖然在詞調句法分析上多有精妙見解,但都不具備清晰的詞調句拍觀念.在詞調的特殊句法中,折腰句與詞調體式關係最爲密切,也是詞體作爲倚聲之文在語文形式上「要眇宜修」的重要特徵,其在每一詞調中的表現情況也十分複雜,如何在綜合考察唐宋同調作品的前提下,歸納折腰句法,爲詞調句拍定性,辨析別體,依然有很多工作可做.

[主 词]:詞調; 句拍; 又一體
[作  者]:田玉琪; 劉崇德
[作者所在单位]:河北大學文學院
[期  刊]:词学
[年,卷(期)]:2016,(2)
[页  码]:1-21

同期文章

词学

上海圖書館藏鄭文焯批校《花間集》原本
[作  者]:鄭文焯
上海圖書館藏鄭文焯批校《花間集》十卷原本,此前被研究者認爲已佚而僅存過録本.過録本亦存上海圖書館,其情況簡介及鄭批内容詳見《大鶴山人詞話》(南開大學出版社二○○九年十二月版),乃龍榆生弟子過録.然過録本所録內容加之編纂者輯録自他書所得之鄭批文字,實不足原本十分之一.鄭氏批校之原本十卷,保存情況尤爲良好,根據鄭氏書前題跋稱,是書乃其甲午歲(一八九四)得於京師,再結合紙張及印刷等方面看,底本應爲王鵬運光緒癸巳(一八九三)據楊氏「海原閣」藏宋淳熙鄂州本影刻的四印齋初刻初印本.而書中可見最晚之落款年份則爲「宣統閼逢攝提格之年」的「甲寅」(一九一四),依然體現了鄭氏一以貫之的遺老姿態.此外,據鄭氏書前題跋,知其又曾請方爾謙用明仿宋晁謙之本校對一過,故書中幾乎每條鄭氏批校旁,皆有方氏的校筆字跡,書前書後則另綴有方氏記敘數條,卷末則可見方氏所鈐「尒謙」印一枚.

词学

《舊月簃詞選》探論
[作  者]:曾慶雨
[]:陳曾壽|《舊月簃詞選》|《宋詞三百首》|選詞
陳曾壽的《舊月簃詞選》是晚清民初衆多詞選中值得關注的一部.該詞選之序文對選詞標準、讀者接受以及有争議的作者、作品評價等詞學命題多有獨得之見,體現了作者圓融通達、不拘執且重本質的選詞觀.由於陳曾壽與朱祖謀交往的特殊因緣,《舊月簃詞選》與《宋詞三百首》頗多可以比較之處,二者選本特色相近又各有千秋.陳氏選詞偏於「兼收」基礎上的「獨賞」,這既成就了其詞選的獨特價值,也造成一些不可避免的局限.

词学

词学

大雅閑情已落下乘——由《詞則》和《白雨齋詞話》看陳廷焯對晏歐三家詞的批評態度及變...
[作  者]:顧寶林
[]:《詞則》|《白雨齋詞話》|陳廷焯|晏歐三家詞
一般認爲晚清學人陳廷焯的《詞則》和《白雨齋詞話》代表他後期的詞學成就和詞學理論,其實這種看法尚有可議之處.以宋詞大家晏歐三家詞爲例,陳廷焯不僅對之選有數量不等的作品而且富有點評和賞析,其中《詞則》所選多分布在《閑情集》和《大雅集》中,並對三家詞多有褒獎和愛賞,但在《白雨齋詞話》中陳廷焯卻對晏歐詞多持指責批評態度,尤其認爲歐陽修詞已落下乘,與前期激賞态度完全相異.這種前恭後倨的評價現象反映陳廷焯出浙派入常派之際的詞學轉關思想.以晏歐三家詞批評爲例,《詞則》的核心詞學觀與陳廷焯早期的《雲韶集》一脈相承,相較而言,《白雨齋詞話》更能代表陳廷焯後期詞學轉關的思想,尤值得治詞者注意和審視.

词学

晚近名家詞集考敘
[作  者]:歐陽明亮
一 楊鐵夫《抱香詞》、《抱香室詞集外稿》、《雙樹居詞》、《五厄詞集稿》 楊鐵夫(一八六九—一九四三),名玉銜,字懿生,號鐵夫,以號行世,廣東香山人.光緒二十七年(一九○一)舉人,三十年(一九○四)考授內閣中書,後以知府留廣西補用,宣旦統三年(一九一一)辭歸.民國後曾任無錫國專詞學教授、國立無錫圖書館館長,晚年居香港,任香江廣州大學教授、國民大學教授. 楊鐵夫生前刊印過多部詞集,其中以《抱香詞》(又名《抱香室詞》)結集最早,有油印本、鉛印本及稿鈔本三種.

词学

寇泰逢與夢碧詞社
[作  者]:楊傳慶
[]:寇泰逢|夢碧詞社|淪陷區|吴文英
夢碧詞社是一九四○年代活躍於天津的著名詞社,代表人物爲寇泰逢.夢碧詞社經歷了日僞統治與國共內戰,社侶用詞筆抒發了家國滄桑之感.作爲淪陷區詞壇的重要代表,夢碧詞社的創作寄託了淪陷失國之痛以及對祖國的憂思忠愛.詞社在詞學旨趣上推尊吴文英、王沂孫,體現了晚清常州詞學在民國的新進展.

词学

宋代詞體批評中的「曲辭誤國論」
[作  者]:宋學達
[]:宋詞|詞學思想|詞學批評|卑體|曲辭誤國
「曲辭誤國論」是宋代詞體文學批評中的一個特殊現象,即視詞體文學的創作及與之相關的一切曲辭活動爲危及國家安全的誤國之舉.隋唐文人反思六朝浮豔文風而確立的「文學誤國論」,被宋代初期的詞學批評所繼承,但在發展過程中逐漸被融入讖緯色彩,從而由反對浮豔文風走向對整個詞體文學的籠統批判,進入一種無視文學規律的荒謬境地,成爲一種不良文學思想.隨著詞體文學自身的發展繁榮,「曲辭誤國論」逐漸被揚棄,然而這一文學思想卻爲貫穿整個宋代詞學思想史的「卑體」觀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词学

趙尊嶽《填詞叢話》之「神味説」探析
[作  者]:卓清芬
[]:趙尊嶽|《填詞叢話》|神味説
近代詞學名家趙尊嶽(一八九八—一九六五)的詞學論著《填詞叢話》首重「神味」.「神味」是一種深沉邈遠的言外之意,晚清民國詞家多强調泯除寄託之迹,著重詞中所潛藏的深厚婉曲、綿邈不盡的意蘊.「神味」來自於情感詞意的層層深入、層層轉折,運用委婉含蓄的表達方式,使「神味」融貫於理脈之間.除了「深入」和「暗轉」之法,「神味」亦可透過結拍傳達綿邈不盡之致.「神味」不可强求,惟有性靈、學力並重,才能選擇適切的文字和意象,「以曲筆宛轉達出」,以迂迴含蓄的表達方式,給讀者層次豐富的閱讀感受,肯定詞體幽隱婉曲的特質.「神味」的提出,正是對時下盛行夢窗詞風的反思.趙尊嶽主張以尋常習見之字,運用曲折層深之法,傳達深厚綿邈的情思,試圖扭轉斧琢鉤勒的詞壇風氣,深具時代意義.

词学

陳澧手批《絕妙好詞箋》詞評校録
[作  者]:陳澧
陳澧(一八一○至一八八二),字蘭甫,號東塾,又自號江南倦容.先世居江南上元(今江蘇南京)’祖父輩宦居廣州,至陳澧才占籍廣東番禺.陳澧以經學與小學名家,著述頗多,散逸者亦衆.即便《陳澧集》已經蒐集了陳澧絶大部份可見著作,但誠如編者所言:「(陳澧的著作)有些僅具書目,存佚難明;有些則散入海內外公私之藏,珍爲秘籍.此等書或訪問無從,或不易一見.[一]由於訪查困難,未能收録的材料仍多,其中尤以陳澧集部著作爲最.如《三編清代稿抄本》的《春鴻集》、《陳蘭甫先生陶詩編年》、香港龍門書店的《陶淵明集》以及陳澧手批《山中自雲詞》與《白石道人四種》等,《陳澧集》皆失收.本文所整理的《絕妙好詞箋》(周密編,厲鶚、查爲仁箋)亦是其中之一.

词学

《益齋長短句》的淵源及其對後世的影響
[作  者]:柳己洙
[]:李齊賢|《巫山一段雲》|瀟湘八景|唱和|詞壇
李齊賢在高麗末期多次赴元,北學中原,與中國文士往還,于詩詞創作卓有建樹.他的詞受中國唐宋金元時期詞家如李白、蘇軾、元好問、張養浩等人的影響,同時又對高麗朝鮮的詞創作產生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高麗朝鮮時期詞人如徐居正、姜希孟、申光漢、黃胤鍚等均受其沾溉,尤其是他以「瀟湘八景」爲題材的《巫山一段雲》組詞在韓國流傳廣泛,更是產生了經久不衰的擬和之風,對韓國詞壇的影響極爲深遠.除了《巫山一段雲》這一詞牌之外,韓國文士還以其他詞牌擬和李齊賢詞.李齊賢以自身的創作,對高麗朝鮮詞壇具有無可替代的繼往開來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