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文章
史志学刊
- 司马光
- [作 者]:夏至
-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北宋陕州夏县(今山西省夏县)人。一生历仕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四朝,历任天章阁待制并侍讲、永兴军安抚史、端明殿大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和尚书左仆射(宰相)等职。司马光毕生致力于编撰《资治通鉴》。司马光因与推动变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而淡出朝堂,退居洛阳后,殚精竭虑,废寝忘食,全身心地放在《资治通鉴》上。司马光在洛阳的居室十分简陋,为利于专心著书,司马光让人在家中挖了个又大又深的坑,砌成地下室,专为写作之用,美其名曰“壤室”。北宋王得臣著《麈史》记:“熙宁间,王拱辰即洛之道德坊营第,甚侈。中堂起屋三层,上曰朝元阁。
史志学刊
- 试论晋商精神文化之传承
- [作 者]:高春平
- [主 题 词]:明清晋商|精神文化|时代价值|传承弘扬
- 晋商是明清时期借助政府实行“开中法”政策机遇崛起国内商界,兴盛于清代,持续达500年之久的强大商贸集团。他们汇通天下、货通天下、足迹遍天下,以诚信经营理念、精细管理规制、不断开拓创业、勇于开放进取、善于经世济民的精神风貌谱写了十四到十九世纪中国商业史的辉煌,并为新时代传承弘扬晋商精神文化、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留下一笔宝贵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史志学刊
- 论南宋书院的社会教化及其基本特质
- [作 者]:陈浩
- [主 题 词]:书院|理学|社会教化|传道济民|精英主义
- 儒家语境中的“教化”实为一种社会教化,并以设学作为推行教化的重要手段,以期达到化民成俗的理想社会秩序。书院的社会教化功能伴随着书院演化为一种教育机构而发轫。南宋时期,理学大兴,旨在重振以人伦道德为本位的儒家传统。鉴于学校与科举结合导致其教化功能的式微,南宋儒者有意另建书院作为维系天理民彝、阐扬道德教化的平台。南宋书院发展已具相当规模,且与理学形成“形”“神”互依互存的关系。书院的社会教化功能由此真正彰显。基于觉有先后的人性认识,南宋儒者赋予书院社会教化“传道济民”的特质:书院重在首先以人伦道德为本涵养士人的德性,成就礼仪贤士,进而影响至其他社会成员。出于“秀于民而为士”的观念,南宋书院从“民”中择其“俊秀”作为施教对象,也呈现了书院社会教化可以通向平民的一面。书院的社会教化是南宋儒者建构的社会教化体系中的一环,大学的特性决定了其不可避免的精英主义色彩。
史志学刊
- 全球史观对丝绸之路研究的启示
- [作 者]:王永平; 王思雯
- [主 题 词]:全球史观|丝绸之路|欧洲中心论|互动|中心|边缘视角|宏大叙事与微观视角
- 全球史兴起以后,对传统历史学的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全球史的一些思维与理念对丝绸之路的研究产生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如在破除“欧洲中心论”的同时也要反对和警惕狭隘的其他“中心史观”的膨胀;互动是全球史观的核心理念,互动视角同样也适合丝绸之路的研究;“中心—边缘”视角是全球史研究的一个有益尝试,它给丝绸之路的研究也会带来崭新的面貌;全球史观非常关注人与自然甚至宇宙的关系,那些以往为史家所忽视的环境史、生态史、疾病史、物种和技术传播史等领域应该在丝绸之路研究中受到应有的关注;宏大叙事与微观视角的结合是全球史观的一个重要特色,它强调在宏观研究指导下进行微观研究,或在微观研究支撑下开展宏观研究,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微观史的细碎化和宏观叙事的空洞化。在全球史视野下考察丝绸之路,可以对以往的许多问题做出重新解释,为丝绸之路史的研究开辟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史志学刊
- 试论《浙江通志·盐业志》的几个成功实践
- [作 者]:贠有强
- [主 题 词]:浙江通志|盐业志|篇目设置|大事年表|注释说明
- 《浙江通志·盐业志》是二轮《浙江通志》(113卷)中的一部专门记述浙江盐业发展历史的专题志。志书横分门类,纵述史实,总字数达73万之多,较为客观、全面地记述了发端于春秋、下限至2010年大概2700多年的盐业发展历史,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特色性和资料性,堪称为精品。特别是在总体篇目框架的考量安排、“大事年表”的探索创新、注释说明的突出表现等方面的编修实践可圈可点,值得肯定和学习。
史志学刊
- 康有为赠屠仁守诗辑误——基于西北大学档案馆藏屠仁守档案的考察
- [作 者]:王旭州; 刘卫武
- [主 题 词]:康有为|屠仁守|赠诗|西北大学
- 1889年秋,屠仁守向康有为索诗为别。本文以西北大学档案馆藏屠仁守有关档案为依据,从数量、顺序、内容、意义等方面,考察了档案中的赠诗与现在流行版本中的赠诗之间的差异。为了避免以讹传讹,也为了方便大家研究,对档案中的赠诗进行了整理并予以公布。
史志学刊
- 狄仁杰
- [作 者]:夏至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反腐败斗争关系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全面建设清廉山西,让清廉印记成为新时代山西的风尚和名片。我刊从本期开始,设“清廉山西建设·清官廉吏”,选取山西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廉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山西故事,资政育人,服务清廉山西建设。
史志学刊
- 关于开展“喜迎党的二十大 史志记录新时代”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
- 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近40年创新发展,全省地方志事业方兴未艾。为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全方位推动山西省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丰富全省地方志工作者精神文化生活,从亲历、亲闻、亲见的事例中选取典型事迹,记录对地方志工作精髓的传承,记述地方志编纂故事给人的启迪,畅谈新时代方志人对新内涵新要求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