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学位论文] 血管壁张开角的研究 电子全文
作 者: 辛继宾
学位年度: 2005
学位名称: 硕士
词: 血管壁;张开角;残余应力;残余应变;零应力状态;应变能函数;应力/应变分析
摘 要: 张开角是目前常用的度量血管壁、心脏腔、食道、气管等软组织的残余应变大小的指标。在已知血管壁力学性质的前提下,生理压时的应力分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管壁的残余应力的大小。剪开管环后,可以释放大部分的残余应变。因此张开角也被用来表示血管壁的零应力状态和作为应力分析时的参量。另外,根据生物体的力学适应性原理,管壁的应力分布应该是均匀的,否则将引起管的重建。因此...
[期刊文章] 入口流动条件下血管壁运动的数学模型 电子全文
出 处: 生物数学学报
作 者: 刘肖珩 陈槐卿;
年,卷(期): 1999, (3)
管;入口流动;形成流动;血管壁
摘 要: 根据管入口流动条件,从液流动、血管壁运动、液-血管壁耦合运动3个方面出发,推导出管生运动的教学模型.通过理论分析与实例计算,进一步明确了模型的物理意义.
[期刊文章] 人体血管壁动态信息采集的研究 电子全文
出 处: 传感技术学报
作 者: 奉娇 甘平 胡国虎 叶晓红;
年,卷(期): 2006, (3)
血管壁;动态信息;采集方法
摘 要: 讨论人体血管壁动态信息的采集条件以及采集方法,克服血管壁现有医学形态学定性检测的缺陷。介绍了自主研制的人体血管壁动态信息无线多道遥测电脑装置。并给出了电脑装置的硬件原理图以及相关的软件,而且该电脑装置在数据转换时没有使用常规的A/D转换芯片。实验结果表明该仪器具有很好地临床应用价值
[期刊文章] 血管壁动态信息采集方法的研究 电子全文
出 处: 传感器与微系统
作 者: 甘平 胡国虎;
年,卷(期): 2006, (3)
血管壁;动态信息;采集方法
摘 要: 为了克服血管壁现有医学形态学定性检测的缺陷,讨论了人体血管壁的动态信息的采集技术要求以及采集方法。重点介绍了自主研制的人体血管壁动态信息无线多道遥测电脑装置。并给出了电脑装置的硬件原理图以及相关的软件,且该电脑装置在数据转换时没有使用常规的A/D转换芯片。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期刊文章] 基于多道传感器的血管壁动态信息检测系统 电子全文
出 处: 传感器与微系统
作 者: 谭红明 甘平 叶晓红 陈里里 马会玲;
年,卷(期): 2007, (11)
多道传感器;血管壁;无创检测
摘 要: 以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血管壁动态信息中"血管壁压力位移波"的理论概念和与此相关的管性疾病的检测方法,并利用多道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检测技术研发了"血管壁无创动态信息计算机检测系统"。通过临床检测证实了该系统能够有效地反映出人体血管壁弹性功能的病理变化。
[期刊文章] 血管壁无创动态信息计算机检测的研究 电子全文
出 处: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作 者: 陈里里 甘平 谭红明 叶晓红 邓利芳;
年,卷(期): 2009, (1)
血管壁;无创检测;计算机检测系统
摘 要: 根据生物医学工程学的理论,率先提出血管壁动态信息中"血管壁压力位移波"的理论概念以及与此相关的管性疾病的检测方法,研发完成了"人体血管壁无创动态信息计算机检测系统"。临床检测证实该系统能够有效地反映出人体血管壁弹性功能的病理变化。
[期刊文章] 血管壁小应变数学模型研究 电子全文
出 处: 电子学报
作 者: 汪友生;
年,卷(期): 2014, (10)
血管壁;小应变;数学模型;医学图像分析
摘 要: 分析血管壁的弹性形变,对心管疾病的临床诊治和手术方案选择有重要意义.在进行合理假设的前提下,首先建立微元线段的小应变分析模型,再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将血管壁区域划分为若干三角形面微元,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和三条边的位移函数导出三角形微元域的形变模型,通过模型计算结果分析及有效性验证表明:血管壁小应变力学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与文献方法相比,最后呈现的结...
[学位论文] 脉动流条件下血管壁的应力分布 电子全文
作 者: 陈泳
学位年度: 1899
学位名称: 硕士
词: 液脉动流@血管壁@零应力状态@周向应力@血管壁应变能函数
摘 要: 众所周知,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其功能和结构之间的适应逐渐趋于完善。而管作为有生命的材料,当作用力改变时,血管壁的组份、结构和功能就将随之而变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管壁内的应力,尤其是周向应力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动脉中液的周期性脉动流将导致弹
[学位论文] 血管壁静态力学性能研究 电子全文
作 者: 刁丽娜
学位年度: 2001
学位名称: 硕士
词: 静态力学;血管壁;应变能密度函数;本构方程;张开角;拟合;残余应力
摘 要: 本文首先对血管壁静态力学特性研究历史及现状做了一下简要的介绍,特别是关于血管壁本构方程的研究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本文是在先辈工作的基础上,借助于应变能密度函数,给出血管壁本构方程的三维表达形式(七参数),并借助于先进的实验设备及方法,拟和出本构方程的七个物质参数。在本次实验研究中,采用了新的实验设备及新的实验手段——无接触测量方法及标准化的实验方案,从中得到...
[期刊文章] 粘弹性管入口区域内血管壁液耦合运动的研究 电子全文
出 处: 生物物理学报
作 者: 刘肖珩 陈槐卿 吴云鹏 岑人经 蔡绍皙;
年,卷(期): 1998, (2)
管;粘弹性;发展流动;耦合运动;血管壁
摘 要:液流动、血管壁运动、液-血管壁耦合运动三方面出发,建立了粘弹性管发展流动的数学模型。导出了一组液流动的速度分布、压力分布公式以及管壁位移公式。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都表明:(1)入口区域内液流动的速度分布、压力分布与管壁的粘弹性无关;(2)管壁运动的位移公式中,A、B、C、D、E各项都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3)完全弹性问题可视为本文公式的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