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文章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 基于中等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建筑用地信息提取
- [作 者]:代颖懿 刘辉 黎启燃 吴俊伟
- [主 题 词]:建筑用地指数|遥感|中等空间分辨率|IBI|EIBI
- 本研究从中等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如Landsat TM影像)的地物光谱响应曲线入手,介绍分析了国内外几种常用的建筑用地提取指数构建原理.然后选取Landsat TM影像进行建筑用地提取实验,并用QuickBird和Google Earth的同期影像辅以验证.实验得出,比值居民地指数RRI,由于其作者构建时并没有对影像进行辐射校正,从而影响了提取精度和模型适用性;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和差值建筑覆盖指数DBI,提取精度相对较高,但是会混有裸土、污染水体等信息;指数型建筑用地指数IBI和增强的指数型建筑用地指数EIBI,提取精度最高,达到92%.虽然EIBI期望改进IBI未能很好抑制裸土信息的问题,但实际上所构建指数并没有较好的去除裸土信息,可能是其权重选择没有普适性,所以建议建筑信息提取优先使用IBI.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 生态补偿方式对农户可持续生计影响分析
- [作 者]:王成超 杨玉盛
- [主 题 词]:生态补偿|农户|可持续生计|水土保持|长汀
- 对长汀县2000年以来的生态补偿措施进行分类,总结出各生态补偿方式的具体形式和补偿客体;并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系统阐述了各生态补偿方式对农户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现金补偿部分缓解了因封山育林等措施对农户生计造成的不利影响;实物补偿增强了主要参与农户的物质资本,并确定了以农业为主的生计策略和相对稳定的纯收入;政策补偿主要使主要参与农户获得具有稳定产权的山地资源;技术补偿和产业补偿的作用相对较弱.最后,为增强今后各类农户可持续生计,提出技术补偿、政策补偿和产业补偿方式方面的具体对策.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 YD事件突变特征及其前兆信号
- [作 者]:黄沁昕 刘殿兵
- [主 题 词]:季风突变|前兆信号|新仙女木事件
- 气候突变前兆信号对研究气候突变爆发方式、特征、细节过程以及未来气候预测有着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及社会意义.青天洞具有年纹层特征的石笋δ18O记录显示,在新仙女木(Younger Dryas,YD)事件结束期间,季风约在11年内完成转型,但在结束前(11.64 ka BP~11.54 ka BP),季风变化存在2个数十年尺度次级波动,历时约97±7年.该期季风强度颤动与此前YD内部季风变化相比呈现低幅、高频特征,在整个过程中季风强度总体保持上升,且在11.59 ka BP后显示出自相关增强.这些特征与最近洱海湖泊生态系统突变前频繁波动特征类似,说明高频、低幅波动可能反映不同动力系统接近其临界值,可作为突变的前兆信号.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第8卷(2013年)总目次
- [主 题 词]: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福建省|影响因素|生态安全|海坛岛|波浪能|热带资源|天然林|福州市|福州城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 波浪能、海上风能资源开发前景展望
- [作 者]:郑崇伟
- [主 题 词]:能源危机|波浪能|风能|海浪发电|海上风力发电
- 在能源危机日益严峻的当今世界,人类将目光聚焦新能源,尤其是资源丰富的海洋能.本研究对波浪能、海上风能资源的评估方法及开发利用现状展开讨论,介绍了海浪发电装置的类别、国内外先进的海浪发电装置,同时展望了海浪发电、海上风力发电、风力海浪联合发电等措施的前景,为缓解能源危机,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 基于混合像元分解的海坛岛植被覆盖度因子研究
- [作 者]:白雲
- [主 题 词]:植被覆盖度因子|混合像元分解|NDVI|季节分异|海坛岛
- 在USLE/RUSLE中,降雨侵蚀力与地表植被覆盖度因子具有季节变化特征.本研究考虑到两者的时空耦合性,采用基于混合像元分解的计算方法,得到了海坛岛不同月份的地表植被覆盖度因子C i值(第i月的地表植被覆盖度因子值)和不同地类的年植被覆盖度因子C值,为岛内土壤侵蚀预报和水保工作提供参考.对第i月的地表NDVI i值与年C/C i值进行分析,发现它们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两组线性回归参数.年C值与11月份的地表NDVI拟合程度最好,NDVI i与C i值的拟合程度好于年C值与NDVI i.最后得到海坛岛通用的C i值估算模型C i=1.007-1.119·NDVI i,该模型的决定系数达到0.8,可用于计算岛内各月份的C i值.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 持续性主动增温对中亚热带森林土壤呼吸影响研究初报
- [作 者]:陈仕东 刘小飞 熊德成 林伟盛 林成芳 谢麟 杨玉盛
- [主 题 词]:土壤增温|PID|土壤总呼吸速率
- 本研究使用自主研发的PID主动增温控制系统和自动化土壤呼吸长期室来探讨持续性主动增温对中亚热带森林土壤总呼吸速率的影响.初步实验结果表明:1)增温样地平均增温幅度是4.93℃,与预设的5℃增温相差0.07℃,完全到达预期的效果.对照样地的温度变化越缓慢,实际增温幅度越接近预设值.2)增温对土壤总呼吸速率的影响具有"光敏性",即增温提高了夜间的总呼吸速率,但有光照情况下土壤的总呼吸速率呈下降趋势.3)增温后土壤呼吸最大值出现的时间从18时提前到15时,随着增温时间的增加,每日土壤总呼吸速率的上升曲线越来越陡.4)随着增温时间的增加,夜间土壤总呼吸速率与土温的拟合曲线越来越接近指数关系,R2从增温前的0.60增加到0.93.5)增温后土壤总呼吸速率更不容易受到降水的阻滞,恢复速度更快.产生这些现象的可能原因在讨论部分已加以分析.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 基于TVDI的福州地区土壤干湿状况遥感监测
- [作 者]:刘玉琴 沙晋明 王德生
- [主 题 词]:土壤湿度|特征空间|TVDI|HJ|B|CCD/IRS
- 土壤干湿状况的监测对于区域生态资源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福州地区为研究区,利用HJ-1B CCD/IRS遥感影像建立基于不同植被指数(NDVI和EVI)的地表温度-植被指数特征空间,分析和比较了2种特征空间差异,并计算得到2种地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将TVDI与同期野外采集的实测土壤湿度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这2种植被指数计算得到的TVDI在研究区进行表层土壤湿度监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且T s/EVI的监测精度更高,其能很好地反映区域表层土壤湿度状况,是一种有效的表层土壤湿度监测方法.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 福建省大气环境承载力研究
- [作 者]:刘龙华 汤小华 陈加兵
- [主 题 词]:大气环境容量|大气环境承载力|福建省
- 基于福建省大气环境污染的现状,通过对2010年福建省大气环境容量和大气环境承载力的计算,得出福建省2010年SO2和NO x大气环境承载状况,结果表明:2010年福建省各县级行政区SO2和NO x大气环境承载力总体较低,大部分县和县级市的承载力为高承载,但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对超载和严重超载的区域分析其超载的原因;从政府、工厂负责人、居民等角度提出提高大气环境承载力的措施.